首页 > 新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全面推动黄河廊道提质升级加快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发布日期:2024-03-18 16:25:00    
  3月18日,黄河廊道提升提质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座谈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现场学习交流,进一步观成效、找差距、比不足、促提升,推动我市黄河廊道提升提质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为现代化三门峡建设贡献强大力量。市委书记范付中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相锋主持。
 
  吴海燕、王松钊、张志刚、李红念、周长青、王磊、杨红忠、何军等出席。
 
  范付中指出,近年来,各县(市、区)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蓝图科学合理,特色产业持续壮大,乡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黄河廊道提升提质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推进黄河廊道提升提质,不断提升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综合生态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三门峡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就全面推进黄河廊道提升提质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范付中强调六点意见。
 
  一要完善规划,科学布局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理念、健全功能、规范程序,坚持“多规合一”,坚决守牢底线,突出特色特质,尊重沿线自然风貌、生态特质、历史传统、民风民俗,充分挖掘各区段优质资源,避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二要建管结合,推动廊道提质提标。完善基础设施,紧盯短板抓提升,确保黄河廊道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安全设施数量完备、功能齐全。强化运营管护,突出人本化、生态化、信息化,以高质量服务保障高水平运营,提升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突出特色,巩固提升产业支撑。立足特色农业发展基础,在强优势、育龙头、塑品牌上下足功夫,持续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沿黄乡村农业经营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深入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端农业转型升级,在沿黄区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要发挥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廊道为纽带,串联沿途生态、农业、文化、乡村旅游等资源,创新“廊道+”模式,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特色优势、文化优势,突出拥河而兴、水城共融,坚持“一村一特色”,加快发展集果蔬采摘、民俗体验、亲子游玩、乡村研学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模式,努力打造人城河和谐共生、相依共荣的活力廊道。
 
  五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精品村落。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完善公共服务,切实守护历史文脉,全面提升沿黄村庄村容村貌,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独具三门峡特色和豫西风韵的沿黄村庄品牌形象。
 
  六要注重长效,完善强化保障机制。聚焦当前、谋划长远,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夯实项目支撑机制,巩固群众增收机制,提升考核评估机制,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会议通报了黄河廊道提升提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情况。会上,陕州区、灵宝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作交流发言。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到经济开发区沿黄窑洞商业街区,陕州区水上运动中心、城村,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运动公园、后地村,灵宝市东寨村、彩色小麦深加工示范园、黄河农耕研学基地,湖滨区大安村、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等处实地调研各县(市、区)黄河廊道提升提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工作进展情况。(三门峡日报记者 李晨涛)



   打印